天津2022职称评审还评吗
天津2022职称继续评审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回复:根据《市人社局关于做好现阶段职称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办函〔2022〕31号),我市暂停线下职称评审会议组织工作,未召开的职称评审会议延期至疫情平稳后举办,2021年度职称评审会议尚未召开的,评审通过时间均按照2021年底计算。根据近期本市疫情状况,我们已申请分批有序恢复职称评审工作,获得批准后将尽快完成2021年度职称评审和结果公示工作。
天津中级职称评定结果如何查询
中级工程师职称可在网上查询,具体 *** 如下:
1、打开百度搜索,在搜索栏中输入“中级工程师职称查询”,然后找到中国人才职称评审网(全国网查询)网站,点击进入。
2、进入网站后,找到“验证系统”一项,点击回车。
3、进入验证系统后,找到“国家职称证书验证系统”,点击“enter”。
4、进入国家职称证书验证系统后,可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证书号码任意两项进行查询。
天津普教教师档案管理及职称评定系统:http://zcps.tjmec.gov.cn/#
天津普教教师档案管理及职称评定系统:
教师忘记密码怎么办?可以通过学校管理员进行重置密码。
学校管理员忘记密码怎么办?可以联系区县管理员进行重置密码。
教师填完个人档案学校管理员看不到该教师的信息怎么办?可以打登录页面下方的问题咨询 *** (60638287),技术咨询 *** (60638281)进行查询及更正操作。
档案填写完成发现有问题,需要修改和完善怎么办?可以通过学校管理员进行修改和完善。
填写完成档案后怎样才能进行考绩卡及职称申报操作?要由学校管理员审核教师的档案信息,在确认教师身份后可以在教师管理下给此教师赋予教师权限(点击教师前的小方框有对勾即可)。
考绩卡片的填报日期如何填写?例如:填报日期为2011即上报的是2010至2011年的考绩卡,以此类推。
填写完考级卡片没有上报按钮或不能修改怎么办?两种可能:1、是你已经将考绩卡上报到学校等待审核;2、学校已将今年的考绩卡片上报到区县。如果是之一种情况:可由学校管理员退 *** 师即可进行考绩卡的修改。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必须联系区县的管理员将上报的考绩卡退回学校才可以进行上报及修改工作。
打印考绩卡片出现三页或格式不正确怎么办?我们建议您使用IE8.0的浏览器进行打印这样打印的效果更好。注:浏览器的版本可以查看浏览器工具栏中的帮助。
如何打印初聘认定表?在填写简表基本信息的之一步选择申报类型为转正定职即可。另外,转正定职的教师简表可以单独上报学校或区县不必将其他已上报教师的简表信息退回。
如果页面显示不全怎么回事?这一般都是有网速慢造成的。可以过会儿再访问试试。如还是不行可以打咨询 *** (23620461)。
网站访问不了怎么办?首先看一下 *** 连接是否正常(即是否能上网)如果没有问题可以试着用IP访问:或。
提醒所有在填写个人档案的老师在之一步选择学校的操作很关键,如果选错学校将会影响您的档案审核及填报工作。
请在网上填报前查看使用说明是否有新的通知及要求。
天津职称能入北京专家库吗?
我想是可以的天津职称可以入北京专家库的毕竟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系统一直打不开
联系内部人员。
如果直接打不开,请将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信息系统网址复制到记事本,然后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即可,可以重启试试。
如何申请加入职称评审专家库
申请加入职称评审专家库如下天津职称专家库官网:
登陆所在省份天津职称专家库官网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天津职称专家库官网,填写综合评标评审专家申请表。申请表经所在单位或行业组织签署意见并加盖印章后天津职称专家库官网,与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设区的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部门。
专家享有下列权利:受聘参加评标、评审活动;依据交易要约邀请文件规定的标准和 ***天津职称专家库官网,依法对交易要约文件进行独立评审,提出评审意见,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获取参加评标、评审活动的劳务报酬;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一、入选专家库的专家的条件。
1.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
3.熟悉招标投标、 *** 采购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4.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评标评审工作职责,遵纪守法。
5.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65周岁,本人愿意并且能够胜任评标评审工作。
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入选专家库。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2.有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的。
3.曾被清退出专家库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家,不再聘用。
1.年龄超过65周岁的,资深专家年龄超过70周岁的。
2.因健康或者工作等原因不能继续担任专家的。
3.本人书面提出不再担任专家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