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护师职称补贴怎么申请领取?

通过初级护师、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取得护师职称可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根据相关政策,申领条件是:

1、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的;

2、并且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

在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到本人失业保险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申请审核通过后,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至申请人本人的个人银行账户或社会保障卡。

技能提升补贴的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收费标准等因素综合确定,并适时调整。

补贴标准应根据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所区别:

1、职工取得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不超过1000元;

2、职工取得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不超过1500元;

3、职工取得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不超过2000元。

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只能申请并享受一次技能提升补贴。

天津人才引进政策

天津市的人才引进补贴发放政策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对于高层次的产业人才,包括创业领军人才、高端创业人才等,给予5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2、在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方面提供补贴,例如对于国家级的人才培训基地,有500万元的经费资助;

3、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培养上,提供奖励支持,提供境内外研修机会等;

4、对于紧缺人才也给予补贴资助,例如对于人文社科特聘教授更高给予50万元研究经费等。除此之外,天津市在创新创业的多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落户条件

一、学历型人才

1、普通高校毕业生(全日制本科生),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获得硕士学位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不受限制。

二、资格型人才

1、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

2、拥有国内外精算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等执业资格的。

三、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在本市用人单位就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不超过30周岁;

2.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或在津工作满1年,不超过35周岁;

3.具有 *** 职业资格,不超过40周岁;

4.具有高级 *** 职业资格,不超过50周岁。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在津工作满1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高级职业资格,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 *** 职业资格,不超过40周岁;

3.具有高级 *** 职业资格,不超过50周岁

创业型人才的含义是什么?

1、来津创办符合天津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创业者,企业稳定运行超过1年,创业者累计缴纳个人所得税10万元以上。

2、创业团队核心人才不受年龄限制(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人才主要是指,来津创办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以及主要股东)。

3、企业核心成员不是原始创业者,还需在该企业任职超过1年。

总结:天津急需型人才,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所急需的人才,由企业确定。各区人才办负责组织所在区领军企业的资格认定并公布领军企业名单。

法律依据:

《2020年天津市人才补贴政策》

之一条扶持高层次产业人才

(1)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更高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助和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2)对高端创业人才,给予更高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3)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培养100名杰出企业家,给予每人100万元经费资助;支持培养1000名新型企业家、1万名优秀企业家。

第二条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1)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经费资助。

(2)对获认定的市级留创园,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经费资助。

(3)对企业研发平台由市级升为国家级的,给予更高100万元经费资助。

(4)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500万元经费资助。

第三条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1)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或专家教练组长、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给予更高50万元奖励资助。

(2)每年选派100名高级 *** 赴境内外研修,给予每人更高10万元经费资助。

(3)每年评选10名“海河工匠”,给予每人20万元奖励资助。

第四条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支持企业技能型人才,破格申报 *** 或高级 *** 职业资格。

(2)鼓励行业领军企业自主评聘高层次人才。

(3)给予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不低于50%的奖励。

(4)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发表创新成果的高端人才,给予每年更高3万元经费资助。

第五条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1)对顶尖人才可以采取“一人一策”方式给予支持,给予更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和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2)对领军人才给予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3)对高端人才更高给予100万元经费资助。

(4)对青年人才,根据不同群体,可以连续3年给予每年15万元经费资助,或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资助等。

第六条集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

(1)对高教人才,更高给予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特聘教授1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50万元配套经费。

(2)对入选“五个一批”工程的宣传文化人才,给予每人每年4万元经费资助。

(3)对医学人才,更高给予每人每年120万元经费资助。

[天津市]天津一线人员职称政策补贴,天津市职称补贴领取的最新规定

天津市人才引进政策补贴

【法律分析】

天津市的人才引进补贴发放政策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1、对于高层次的产业人才,包括创业领军人才、高端创业人才等,给予5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2、在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方面提供补贴,例如对于国家级的人才培训基地,有500万元的经费资助;3、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培养上,提供奖励支持,提供境内外研修机会等;4、对于紧缺人才也给予补贴资助,例如对于人文社科特聘教授更高给予50万元研究经费等。除此之外,天津市在创新创业的多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法律依据】

《2020年天津市人才补贴政策》

之一条 扶持高层次产业人才

(1)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更高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助和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2)对高端创业人才,给予更高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3)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培养100名杰出企业家,给予每人100万元经费资助;支持培养1000名新型企业家、1万名优秀企业家。

第二条 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1)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经费资助。

(2)对获认定的市级留创园,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经费资助。

(3)对企业研发平台由市级升为国家级的,给予更高100万元经费资助。

(4)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500万元经费资助。

第三条 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1)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或专家教练组长、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给予更高50万元奖励资助。

(2)每年选派100名高级 *** 赴境内外研修,给予每人更高10万元经费资助。

(3)每年评选10名“海河工匠”,给予每人20万元奖励资助。

第四条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支持企业技能型人才,破格申报 *** 或高级 *** 职业资格。

(2)鼓励行业领军企业自主评聘高层次人才。

(3)给予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不低于50%的奖励。

(4)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发表创新成果的高端人才,给予每年更高3万元经费资助。

第五条 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1)对顶尖人才可以采取“一人一策”方式给予支持,给予更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和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2)对领军人才给予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3)对高端人才更高给予100万元经费资助。

(4)对青年人才,根据不同群体,可以连续3年给予每年15万元经费资助,或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资助等。

第六条 集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

(1)对高教人才,更高给予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特聘教授1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50万元配套经费。

(2)对入选“五个一批”工程的宣传文化人才,给予每人每年4万元经费资助。

(3)对医学人才,更高给予每人每年120万元经费资助。

天津人才补贴政策2022

天津人才补贴政策如下:

1.申请条件:本市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学年的全日制在校生(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至毕业当年6月30日)。全日制高职及以上学历的本市院校或外地院校本市生源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2.申请流程:就业见习岗位查询。全市就业见习岗位信息在中天人力资源网统一发布,申请人员可登录查询。就业见习报名。可以到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报名;直接到就业见习基地报名;毕业学年在校生也可以到所在院校就业指导中心报名。签订就业见习协议。见习人员与就业见习基地应签订《就业见习协议》,明确见习岗位、见习期限、见习生活费、见习地点、月度出勤计划和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 *** 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疫情一线人员晋升职称的优惠政策

1、初级职称人员可提前一年晋升中级职称。

2、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申报高一级职称免于一次业务考试天津一线人员职称政策补贴,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天津一线人员职称政策补贴的,可不受年限限制直接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审。

一、抗疫人员职称评审优惠政策:

1、初级职称人员可提前一年晋升中级职称。

2、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申报高一级职称免于一次业务考试,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可不受年限限制直接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审。

二、抗疫医护人员子女加分政策:

1、湖北省 2020 年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 10 分、参加高考者同批次优先调整专业 ;

2、河南也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 10 分;

3、山西大同为援鄂医护子女中考成绩加 30 分等等。

三、抗疫一线人员界定:

1、一线医务人员是指疫情防控期间按照 *** 统一部署、卫生健康部门调派或医疗卫生机构要求,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

2、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接诊、筛查、检查、检测、转运、治疗、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以及直接进行病例标本采集、病原检测、病理检查、病理解剖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3、一线医务人员以实际参加现场调查处置、患者救治等工作情况为准,不受编制、身份等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九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人民 *** 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天津引进人才补贴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天津市的人才引进补贴发放政策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1、对于高层次的产业人才,包括创业领军人才、高端创业人才等,给予5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2、在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方面提供补贴,例如对于国家级的人才培训基地,有500万元的经费资助;3、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培养上,提供奖励支持,提供境内外研修机会等;4、对于紧缺人才也给予补贴资助,例如对于人文社科特聘教授更高给予50万元研究经费等。除此之外,天津市在创新创业的多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依据《2020年天津市人才补贴政策》 1、扶持高层次产业人才 (1)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更高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助和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2)对高端创业人才,给予更高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3)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培养100名杰出企业家,给予每人100万元经费资助;支持培养1000名新型企业家、1万名优秀企业家。 2、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1)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经费资助。 (2)对获认定的市级留创园,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经费资助。 (3)对企业研发平台由市级升为国家级的,给予更高100万元经费资助。 (4)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500万元经费资助。 3、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1)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或专家教练组长、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给予更高50万元奖励资助。 (2)每年选派100名高级 *** 赴境内外研修,给予每人更高10万元经费资助。 (3)每年评选10名“海河工匠”,给予每人20万元奖励资助。 4、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支持企业技能型人才,破格申报 *** 或高级 *** 职业资格。 (2)鼓励行业领军企业自主评聘高层次人才。 (3)给予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不低于50%的奖励。 (4)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发表创新成果的高端人才,给予每年更高3万元经费资助。 5、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1)对顶尖人才可以采取“一人一策”方式给予支持,给予更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和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2)对领军人才给予更高200万元奖励资助。 (3)对高端人才更高给予100万元经费资助。 (4)对青年人才,根据不同群体,可以连续3年给予每年15万元经费资助,或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资助等。 6、集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 (1)对高教人才,更高给予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特聘教授1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50万元配套经费。 (2)对入选“五个一批”工程的宣传文化人才,给予每人每年4万元经费资助。 (3)对医学人才,更高给予每人每年120万元经费资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二条 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 *** 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三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