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职称评审年限如何计算

职称资历年限的起算时间为本级职称评审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时间为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审年度的12月31日。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以下简称“申报人”)应当为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符合相应职称系列或专业、相应层级职称评审的申报条件。    

在本市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公务员和已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职称评定条件:

助理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中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高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天津市]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天津职称什么时候评审

研究生毕业,如何进行职称评定?

要求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即可进行评定。

依据《天津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申报人应当按照职称层级逐级申报职称评审。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以合理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业绩特别突出的,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查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扩展资料:

职称评审的相关要求规定:

1、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组织开展职称评审前,应当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主任委员和其他评审专家,组成符合规定人数要求的当次职称评审委员会。

2、每次从其他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规定人数的评审专家,连续2次担任评审专家的暂停抽取1次,上次担任评审专家的人员不得超过本次评审专家总数的50%。

参考资料来源:天津市人民 *** -天津市人社局关于印发《天津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22年天津职称评审报名条件

(一)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以下简称申报人),应符合《天津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津人社规字〔2019〕4号)、市人社局会同行业(专业)主管部门发布的27个系列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评价标准及各专业职称评价政策规定的申报条件。民营企业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每年度公布接受评审的职称专业。工程技术系列已设专业但未设评委会和专业评价标准的专业,符合工程技术系列正高级评价标准的人员可以申报。本市在站博士后可以通过其博士后设站单位申报副高级职称。同一申报人一般每次只能申报一个系列或专业,每年同一系列或专业只能申报一次。同一单位申报相同职称系列(专业)相同层级的人员应统一报送同一评委会,不得多头报送。

(二)按照市委、市 *** 有关文件精神及《市人社局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20〕40号)、《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若干措施的通知》(津卫人〔2021〕340号)、《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津卫人〔2022〕65号)等文件规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评审各项政策。

(三)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关要求,积极做好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落实国家及本市“双减”工作要求,将中小学教师参加课后服务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落实学前教育改革、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有关要求,学前教育教师、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可参加相应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校医可参加卫生系列基层卫生专业职称评审。

(四)对本市各类企业引进和培养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不论是否取得过职称,企业可根据其业绩水平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其中,与本市企业签订工作协议1年以上且每年累计在津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柔性引进人才,可在本市按规定申报职称。

(五)全市各相关专业职称评委会应确保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非面向单位、系统内部组建的职称评委会,要向民营企业平等开放。各行业(专业)主管部门要系统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职称评审政策。各行业(专业)职称评审专家库,要吸纳一定数量的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评审专家。

(六)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保障援派人员、双创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享有相应的职称申报权益。专业技术人才可凭持有的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省级人社(职称)部门颁发或授权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在本市进行职称评聘。

(七)对高级职称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职称系列(专业),申报人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并成绩合格,在成绩有效期内的方可申报高级职称评审。对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专业技术等级培训并获得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可直接申报评审工程技术系列数字经济领域专业高级工程师。

(八)继续教育要求按照本市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作为职称申报评审必要的基本条件。对继续教育完成情况实行申报人承诺制,用人单位、业务主管部门逐级对申报人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核验,市人社局对申报人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抽查,对承诺不实的申报人取消当年申报资格。

(九)优化职称申报评审服务,实行“免跑即办”,统一使用“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网址),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网上评审、网上发证。申报人所有信息和佐证材料、业绩材料均在网上提交,除个别专业外,不再提交纸质申报材料。申报人、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评委会不再逐级传送纸质申报材料。全面应用职称证书电子印章、社会化职称评委会电子印章和业务主管部门二维码,评审通过人员在线自行下载、打印职称电子证书和职称电子评审表。

天津市自主聘任中级职称有8月份下证的可能吗

有的

一般需要三个月才能取得证书。中级职称的申报时间每年只有一次,一般都是在1-6月份开始受理材料,6-8月上交材料,进入初审阶段,9-12月是复审、评审、答辩阶段,次年的1月左右出结果,3-4月证书下发。整个流程走下来需要一年至一年半左右。

一般情况下,评审公示后两个月之内就能拿到职称证书了。不管是中级职称,还是其他等级不够的专业技术职称申请评审晋升过程中。要经过两次公示。之一次公示是申请公示。由推荐单位公示,主要公示审查专业技术职称申请人的申请资格。通过后才能上报申请材料。第二次公示是评审公示。是通过答辩,职称评审会评审后,职称评审组织机构对评审结果的公示。公示通过后,结果上班省人社部门,由她们审核发证?所以,一般情况下,评审公示后两个月之内就能拿到职称证书了。

职称评审是一年一次吗?

职称评定一般一年评审一次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国企、事业单位频率高一点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一年两三次左右。工程师评审所需材料都在上半年4月-5月以前上交,评审时间要一年左右,通常情况下是在12月份通过评审,12月底就可以发放工程师职称证书。

职称评审不仅有难度,而且申报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的时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初级职称评审一年有多少次机会?

职称评审不仅有难度,而且申报的时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职称评审流程

1、专业技术人员先确定自己是否符合工程师职称评定的申报条件

2、统一上报时间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在每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文件下发之后,对申报人员领取并填写的各种表格进行初步审核,并统一上报时间。

3、申报:要求申报人员实事求是,认真做好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业绩总结,并要求所需要上报的评审材料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规范整齐、保证质量,并要按规定加盖单位的公章。

4、审核: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我处认真审核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的各种材料,特别对申报高级职称和重点专业的人员,严格把关,保证上报材料的质量。

5、上报:按照各专业评审委员会接收材料的时间要求,由我处准时分送到各对口专业评委会或相关部委人事部门。

6、公示:按各专业部门公示时间,在相应人社局或人社厅网站公示!各申报人员及时查询,保证评审公正性,公平性。

7、工程师职称证书发放。

2021年天津副高职称教师评审时间

2021年教师副高级职称现在应该正在评审当中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当然各地市时间节点不尽相同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但大致都应该在10月份-12月份之间进行。

从10月份下发文件,提交职评材料,再到初审,高职考评课,职评专业委员会终审,举手表决通过,公示,下发评审结果天津职称一年几次评审的文件。

一般都是12月底到第二年元月份出结果,2021年教师副高级职称现在已经开始评审,本年度截止时评审时间为12月31日。

2021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比较严格,对学历(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等)、学术成果、承担的业务工作量、担任中级职称时间等都有明确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