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经济师中级职称是否一定要国企或事业单位聘任?还是只要成绩合格了,在企业也能评上中级职称?
不在国企事业单位,报考中级经济师也是有用的。考过经济师可以凭职称升职加薪、办理工作居住证、积分落户、进行个税抵扣、领取职业技能补贴等,还可以作为参加其他考试的跳板。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级经济师证书具体用途:
一、评职称
使用中级经济师比较多的用途是评职称。
由于经济专业资格证书是由人事部统一发放,所以企事业单位、高校、银行,甚至包括一些私企都认可此证书,取得中级经济师可聘为中级经济师职称。
二、升职加薪
通过经济师职称的中级,就可以在单位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在职场上可以增值。有的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薪资级别或决定晋升,考取经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晋升空间。
三、办理工作居住证
部分地区通过考中级经济师考试,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可以用于尤其是大城市办理工作居住证,如北京。
四、积分落户
中级职称:上海落户加100分,天津落户加40分,杭州落户加60分,还有一些地区取得中级经济师可直接落户,比如,广州、珠海、南京。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强的诱饵,拿到中级经济师证书帮助你完成定居大城市的梦想.。
五、个税抵扣
根据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可按照3600元/年定额扣除个税。
六、职业技能补贴
现在部分地区陆续公布职业技能补贴了,经济师属于评价类,即拿到经济师证可获得补贴,补贴标准按高级、中级和初级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
拓展资料:
职称的取得方式:
职称的取得可通过包括认定、评审、国家统一考试(以考代评)、职业资格对应等方式。
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以考代评
“以考代评”是指,在全国已实施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实行以考代评的系列(卫生、会计、审计、统计、经济、计算机软件、翻译、出版、土建),不再进行相应系列(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评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一律参加考试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
2016年,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健 *** 称制度体系。就此多个省份纷纷发文强调了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
经济师证书可以领取补贴是不是真的?考了经济师证书有什么用?
一、经济师证书可以领取补贴是不是真的?
通过经济师考试、拿到经济师证书后,就有资格被用人单位评聘为经济师职称,继而从以下这两个方面获得补贴:
免费领取》》》最新经济师备考资料,助你一年过2科!
1、在薪资方面的补贴
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职称获得者可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从而获得升职加薪。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部分用人单位会给中级经济师按月发放一定的额外薪资,主要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当中级经济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很多用人单位还会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放退休金。
2、可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近几年来,全国多个省市都出台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而部分地区“持有经济师证书可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补贴标准按高级、中级和初级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
优质体验课开始报名了!详情直接戳》》》经济师限时特惠课程
二、考了经济师证书有什么用?
首先大家要知道经济师是职称考试,如果你进入的是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其他认可这类证书的单位,通常都建议通过报考职称考试来进行自我提升。而经济师职称至少能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帮助到大家:
1、晋升
很多在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在被聘为中级经济师职称后都走上了中上层的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也会参考职称来评定是否晋升其岗位。
2、涨工资
不论是在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只要被聘为经济师职称以后,都会根据国家规定涨基本工资,级别越高加薪越多。
3、增加落户加分
上海、深圳、杭州等地规定,凡是具有中级职称者都可以享受落户加分,这对很多落户无门的人来说是个福音。
4、抵扣个税
凡事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获得其资格证的考生,都可以在拿到证书的当年申请个税减免。
以上就是与【经济师证书可以领取补贴是不是真的?考了经济师证书有什么用?】相关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经济师考试资讯,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经济师频道。
2019年天津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随着天气天津职称补贴政策2019的逐渐炎热,不断攀升的气温使得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更加辛苦,对于在这些环境下工作的员工来说,每年的高温补贴可谓一个既降温又暖心的关怀。那么下面天津职称补贴政策2019我们来说说今夏天津市高温补贴发放的相关内容。
天津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高温津贴标准也因地而异,具体由各省根据实际确定。
目前,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未公布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天津高温补贴标准可暂按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232元,月平均工资为4686元标准执行;
高温津贴提高到每人每天26元
按规定,气温超过35℃,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当在发放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据天津职称补贴政策2019了解,天津高温津贴标准已建立起了动态调整机制,职工高温津贴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按日计算,按月发放。天津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686元,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据此计算,今年的日高温津贴为:4686(元)÷21.75(天)×12%=26元。
需要提醒的是,高温津贴应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给职工,用人单位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
那么,天津在高温环境作业的劳动者,可获得多少高温补贴呢
天津高温补贴标准是每人每天26元,以每月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计算,26元×21.75(天)=565.5元,因此,据此计算,天津高温补贴每月职工可拿到565.5元,天津高温补贴时间为6月至9月,职工总共可拿到565.5元×4个月=2262元高温补贴
企业不发高温补贴员工可依法 ***
《天津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
1、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更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补贴,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补贴而减发给职工的工资。
2、员工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收到高温补贴,可通过企业所在的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争取合法权益,或拨打12333投诉。有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补贴的,劳动者可向用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投诉。
3、因高温补贴引发纠纷的举证责任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以及高温补贴发放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及高温补贴发放情况,并至少保存二年。
4、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省 *** 授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研究确定或调整。
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温关怀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调动员工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措施,相关企业也必须增强自律认识,不打任何折扣将政策落实,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身心健康。用人单位必须把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放到首位,落实好《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中的健康保障细节,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防暑降温费
按规定,每年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时间为6、7、8、9月,共4个月。去年,本市防暑降温费的标准为每月140.6元,4个月共计562.4元,可按月或一次性发放。
这个数字是怎么样来的呢?天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的月标准,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确定。度的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是4686元,所以防暑降温费月标准为:4686元*3%=140.6元。因此,关键来了:度的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数据还未公布,不过预计会有一定幅度增长,随之而来的度防暑降温费标准也将有所上调。
防暑降温费属于生产性福利待遇,试用期内、暑期在岗工作的职工均应享有防暑降温费,暑期不在岗工作的人员不享受该待遇。
据了解,职工享受的防暑降温待遇,除防暑降温费外,还应包括一些“软条件”,即用人单位采取措施加强工作环境的通风,在工作场地安装电扇、空调等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为职工提供充足的饮水、饮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用人单位会买一些茶叶、白糖、绿豆等充当防暑降温费。劳动法规定,防暑降温费必须以现金支付给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做不到,劳动者可以去监察部门投诉。
高温津贴
按规定,气温超过35℃,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当在发放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据了解,本市高温津贴标准已建立起了动态调整机制,职工高温津贴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按日计算,按月发放。天津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686元,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据此计算,去年的日高温津贴为:4686(元)÷21.75(天)×12%=26元。
度的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数据还未公布,不过在去年城乡人均收入均有10%左右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相信日平均工资比度也会有一定幅度增长,随之而来的度高温津贴也将有所上调。
需要提醒的是,高温津贴是以工作环境为发放条件的劳动保护措施,与本市规定的职工普遍享受的福利项目防暑降温费不同,二者不能相互代替。高温津贴应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给职工,用人单位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
职工在高温等特殊环境中工作领取的津贴、加班费、养老、医疗、失业社会保障金和住房公积金等收入不得列入更低工资。
此外,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更高面临1万元罚款;未足额发放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上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改正。劳动者还可以向社保、安监等部门举报,由相关部门采取责令用人单位整改、行政处罚等措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职工物理性中暑可享工伤待遇
据了解,国家法定的十大类115种职业病都已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在气温超过35℃的天气条件下,职工一旦被职业病防治部门鉴定为物理性中暑,可到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
如中暑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伙食补助、病假工资等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未参加工伤保险,上述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