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 *** 批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拟定的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的通知

之一章 总则之一条 为促进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鼓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和 *** 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自觉地为党和 *** 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经 *** 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 *** 批准设置、由市人民 *** 颁发的我市社会科学成果的更高奖。第三条 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第二章 组织领导第四条 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以下简称评奖工作)由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委员会成员名单由有关部门协商提出,报市委、市人民 *** 批准。第五条 评奖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根据本条例规定,制定评奖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指导评奖工作,聘任评审专家;

(三)审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获奖及等级。第六条 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审组。评审组由相应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的主要职责为:审读申报作品,提出入围作品建议;评审入围作品,提出获奖作品和获奖等级建议。第七条 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负责评奖工作的日常事务。评奖办公室设在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章 评奖范围第八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科学成果,均可申报参加评奖:

(一)申报作品的作者,其工作单位须在天津市;

(二)申报的作品,必须是公开发表的专著、论文、教材、工具书、通俗读物等;

(三)与外地作者合作的成果,必须是由天津市的作者担任之一主编或之一作者。第九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一)已申报参加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评奖、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奖、鲁迅文艺奖评奖和科技进步奖评奖的作品;

(二)译著、译文、文艺作品。

(三)副市级以上(含副市级)现职领导干部为之一作者的作品;

(四)著作权有争议的作品。第四章 评奖等级和标准第十条 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青年佳作奖、荣誉奖。第十一条 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作品,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和 *** 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二)在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中,有一定的创新,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第五章 评奖办法第十二条 评奖工作要依据本条例,制定评奖工作细则。第十三条 评奖工作的程序为:作者申报,单位审查,接收申报,专家组评审,评奖委员会审定。第十四条 评奖工作要坚持公正、科学的原则,实行回避制度和争议期制度。评奖工作要在认真讨论、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按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社会科学成果获奖项目和获奖等级。第六章 奖励和经费第十五条 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市人民 *** 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获奖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业绩考核、职务晋升、工资晋级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第十六条 评奖工作所需联络办公、会务、奖金等各项经费,由评奖办公室编制预算,从社会科学发展基金中划拨。第七章 其他第十七条 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参加评奖或获奖资格,并对作者和审查单位提出通报批评。第十八条 评奖委员违反评奖纪律,除对其提出通报批评外,并取消其评奖委员会委员资格。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条 本条例由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解释。

天津市中医医院的历史沿革

1、1954年10月28日,天津市中医门诊部成立开诊,门诊部由陆观虎任主任、赵寄凡任副主任、李子峰任政治协理员,设男内科、女内科、儿科、正骨科、针灸科。

2、1955年12月18日,天津市中医医院成立,郭沫若为医院题写“天津市立中医医院”院名,副市长周叔弢剪彩。医院由陆观虎任院长,赵寄凡任副院长、李子峰任政治协理员,全院共有职工146人。男内科主任董晓初、副主任王为仁、女内科主任顾小痴、针灸科主任王文锦、正骨科主任叶希贤、儿科主任李少川、傅金茹为营养室负责人。

3、1956年,医院成立党支部,张洪波任党支部书记。

4、1956年,医院招收了之一期中医徒弟班23人(大徒弟班)。

5、1957年,医院成立肿瘤科,王文翰为学术带头人。

6、1958年8月31日,我院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7、1958年,我院承担了天津中医学院创建后的“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和临床工作。

8、1958年,我院成立“科研办公室”,由顾小痴、李少川、阮士怡组成。

9、1959年,医院正式成立护理部,沈珊君任护理部主任,下设内科、综合科、骨外眼儿科、建设路门诊部四个护理部。

10、1960年,医院成立眼科,老中医王文锦、杨伟璋、李恩生先后为科室负责人。1 962年,蔡玉友调入眼科,任科主任。

11、1960年,我院再次招收了第二期半工半读中医徒弟班24人(二徒弟班)。

12、1960年,我院受天津市公共卫生局委托组建王串场中医院。

13、1961年,外科成立,以治疗疮疡为主,由骨科专家叶希贤兼任主任。

14、1962年,医院开设便民门诊,增设竹管疗法,并在和平区成都道106号建立芒针 *** 门诊部,开设60张简易病床,郝建国任行政主任,由芒针专家沈金山、 *** 专家胡秀璋主持医疗工作。

15、1963年,我院承接卫生部中医中药治疗溃疡病、中医中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绞痛、中医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肾炎、中医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金针拨内障术的研究等五项科研项目。

16、1963年,院长陆观虎病逝,将家中所藏珍善本医书近万册及 *** 红木书柜捐献给医院。

17、1965年,为贯彻毛主席“6.26指示”精神,医院派出医疗队赴河北邢台、临城等地开展医疗工作。

18、1965年,医院成立制剂室,生产出之一个院内制剂一651膏。

19、1968年,我院派遣近20名医务人员赴内蒙古落户,支援边远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20、1968年,卫生部组建援外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我院石学敏被派出,因其工作业绩突出,赢得卫生部、外交部联合表彰,被誉为“针灸大使”。

21、1969年,天津市成为中央直辖市,因天津中医学院隶属河北省教育厅,天津中医学院迁往石家庄市,我院更名为天津市中医医院。

22、1970年,天津市干部疗养院与我院合并,韩勇任医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将干部疗养院院址与27l医院院址对调,多伦道205号(原27l医院院址)成为我院住院部。

23、1970年8月,韩景献、张庚扬、何福山、郭庆常、陈志远、曹克光、赵汝菊、刘宝山、刘殿奎、杨素荣等10名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生分配来院。

24、1972年,医院开办了中医护士班、中医班,1974年在院办校的基础上组建天津中医学校(今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刘绍臣任校长,王玉任书记,教师队伍主要由我院医药骨干组成,同时还承办了两期“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培养学员234人。

25、1973年,我院针灸科在全国中医医院率先设立电生理室。

26、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我市,医院房屋倒塌,住院病床锐减,病人住院困难,我院在进行紧张的医疗救助工作外,还先后派出两支医疗队赴宁河县、宝坻区抗震救灾。

27、1976年,我院针灸急诊科成立。

28、1977年7月,由我院针灸科和内科在国内率先开设家庭病床66张,随后家庭病床经验被推广到全国。

29、1977年,我院受卫生局委托,选派刘嘉企、李光平、李兢、王兆铭具体筹建“天津中医研究所” (后划归天津中医学院)。

30、1977年11月2日,津党发74号文件批准,韩勇等筹备恢复重建天津中医学院。

31、1978年6月,天津中医学院重建,我院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之一附属医院”。

32、1979年,天津中医学院获得国家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权,我院阮士怡、柴彭年等成为硕士生导师,内科开始招收硕士生。

33、1979年,为满足专病科研需要,我院与天津中医研究所联合成立病理科,乐俊曼为负责人。

34、1981年,由石学 *** 持的“针剌治疗中风病(脑梗塞)的临床研究”和阮士怡主持的“益气养阴法65l丸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两项科研成果荣获天津市科协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我院文革后之一批科研获奖项目。

35、1982年,我院多伦道93号门诊楼震后重建开诊。

36、1982年,经天津市卫生局批准,我院营养室升格为营养科,傅金茹为负责人。

37、1983年底,石学敏任院长,张广庆任党委书记,提出“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团结奋斗,科技兴院”的医院发展思想。

38、1984年,天津中医学院正式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我院又有石学敏、黄文政、李少川、胡慧明、伊永禄等多位专家陆续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39、1984年,我院进一步扩大家庭病床床位数,最多时超过1000张床。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业余门诊,方便了患者就医。

40、1985年,我院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7所中医附院之一,迁址重建,鞍山西道新院址建设工程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规划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7400余平米。

41、1985年,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医院正式开办了中专学校,先后设立了护士、中药、推拿医士专业。

42、1985年,医院成立急诊科,由针灸和内科人员组成,孙静泉任主任。同年,针灸科设立了第—间CCU病房,实现了对危重中风病人的全方位监护。

43、1986年,儿科成为中医儿科硕土研究生培养点。

44、1986年,为适应新形势需求,医院陆续增设了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

45、1987年,石学敏教授成为天津市中医界之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

46、1988年4月11日,我院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成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47、1988年5月12日,我院宜兴埠分院正式开诊。

48、1988年,卫生部授予石学敏“全国医疗行业优秀院长”称号。

49、1988年,我院成立消化科,王文仲任主任。

50、1989年2月,石学敏院长组织各学科主任共同制定了“内涵建设规划”,为搬迁到新医院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方向。

51、1989年3月,医院引进日本产30型颅脑CT设备,并设立CT室。

52、1989年5月,我院召开了第—届中国天津针灸临床学术大会。

53、1990年12月9日,我院迁入南开区鞍山西道新址,设病床701张。

54、1991年,院领导班子提出“五专”的办院特色,即:专科、专病、专家、专技、专药。

55、1991年5月15日, *** 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田景福等领导出席仪式并为新院正式落成启用剪彩。

56、1991年,医院设立了针灸部、内科部、外科部(分别下设二级科室)和急症部。

57、1991年底,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省级示范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58、1991年,医院开设专家门诊。

59、1992年,国医心身中心成立,刘鸿玺、邵文虎任主任,开展心理疾病和男科病的诊治工作。

60、1992年,医院实行了中层干部聘任制,明确了中层干部的权利、义务,履行的职责。

61、1993年,国际康复中心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朱杰,于生龙及天津市领导聂壁初、刘晋峰为国际康复中心开业剪彩。

62、1993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针灸部成为全国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和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

63、1993年,医院将原制剂室扩建为杏林制药厂,地址设在天津市西青区。

64、1993年3月,医院出台了“关于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的实施管理办法”后,专科病增加至69个。

65、1993年,医院设立电脑中心,开始实施电脑 *** 建设,完成七项软件的开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收到经济效益。

66、1993年建立全身CT室,建立MR室(全市第二家)解决了其他成像 *** 解决较为困难的问题。

67、1990年,医院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改革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制度,实行评聘分开,以聘为主。

68、1992年9月,实行干部聘任制,打破分配平均主义,向一线倾斜,设立科研成果奖、特殊贡献奖、节约奖。

69、1993年,开设外宾、高干病房。

70、1993年,石学敏教授“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的教学成果,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一等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医学院一等奖。

71、1993年,针灸部“针灸教学基地”项目获天津中医学院二等优秀教学成果奖。耳鼻喉科刘绍武副教授的“电化教学”获天津中医学院三等优秀教学成果奖。

72、1993年,李平博士、王化良硕士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73、1993年,我院在西青开发区建立一所拥有100张床的合作医院。在深圳成立“中深国际中医门诊部”。

74、1993年12月,我院通过天津市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验收,成为天津市之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75、1993年,针灸部开设老年病研究室,以后陆续增设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形态学、神经内分泌等实验室。

76、1993年6月,韩景献从日本京都大学成功引进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实现国内此类模型零的突破,为国内老年病病因学、治疗学的研究提供了优良的实验材料。

77、1994年,脑外科成立,主要开展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拓宽了脑中风的治疗手段。

78、1994年3月,我院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评审验收,成为10家“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之一。

79、1994年,外事部门牵线无偿引进四台肾透析装置(价值—百多万),与日本白十字株式会社于94年5月正式建立投资工厂。

80、1994年,医院开始实行“全员合同制”,为向“聘用制”、“临时合同制”等三种用工形式过渡打下基础。

81、1995年,石学敏教授主持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践研究”获建国以来中医临床研究的更高奖励项目——“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

82、1995年,儿科成为卫生部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儿科临床药理基地,李少川为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1999年马融教授接任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

83、1996年,实行院内浮动工资发放管理,除国家规定每两年一次滚动涨级,院内在空档年进行院内升级,对有突出贡献的奖励涨级。实行医疗质量曝光制。

84、1996年,高干外宾病房连续三年被评为“天津市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

85、1996年,急症部成为“全国中医急症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86、1996年,针灸部成为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儿科、内科成为重点发展学科。

87、1996年,在天津市卫生系统第四界科技工作会议上石学敏、黄文政、张军平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阮士怡获伯乐奖,陈大权被评为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

88、1996年,外事部门无偿引进国外先进仪器:人工透析机2台、中心监护仪8台、床旁监护仪20台、非观血压监护仪3台、配带彩色电视监视机的电子内窥镜l台、中心自动视野设备1台、轮椅10把,价值636.7万元。三次无偿引进仪器总价值l 535.9万元。

89、1996年,医院中专学校恢复招生。

90.1996年,成立“临床药学研究室”,并通过一级实验室验收。

91、1996年,针灸部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

92、1997年,石学敏获天津市之一届“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93、1997年,韩景献当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4.1997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儿科成为“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95、1997年,儿科在全国中医医院中率先开设新生儿病房和一日病房,既扩大了治疗病种,又方便了患者。

96、1997年,财务管理实行院内银行制,实行划价、收费一体电算化管理。完成门诊收费柜员制管理系统,填补天津市卫生系统空白。

97、1997年,医院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院”。

98、1997年,医院在妇科增设产科成立妇产科。

99、1998年,内科成为国家中医内科博士生培养点,黄文政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

344.2014年12月12日,我院召开中国 *** 天津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之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李庆和、党委副书记杨清海、纪委书记李永强,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处长唐勇,我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大会党员代表共计12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出 *** 天津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之一届委员会委员7名:吴宝新(书记)、马融(副书记)、刘玉珍(副书记)、张军平、王舒、毛静远、刘新桥;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名:刘玉珍(纪委书记)、王洪东、常虹、高淑红、王晶。

345.2014年12月28日,为庆祝我院建院六十周年,我院在南院区隆重召开了“2014医院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相关委办局、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全国部分中医医院领导、专家、学者共计450余人出席了会议。

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公布了吗?

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公布了吗?最近有天津的小伙伴来咨询准考证打印时间的问题,看来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参加考试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同步一下相关讯息!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

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师3月21号10:00-3月25号17:00,天津的报名时间比其他省份都要迟一些,报名只有不到5天的时间,考生在信息出来之后要及时关注官网的信息,以免错过报名审核。

二、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2年8月25日—9月4日,考生不要等到最后一天打印准考证,尽量提前打印,因为没有补打,考生在打印时可以多准备几份。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内设机构

工资福利处

1.负责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工作,拟定工资总额两低于和自主确定工资有关政策,制定全市更低工资政策及标准,拟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价位及人工成本政策并负责发布,拟定全市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政策并负责实施。

2.负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拟定按生产要素分配、企业经营者收入、工资集体协商等政策。拟定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制定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政策,审核企业岗位劳动评价标准及方案。

3.负责综合管理企业职工福利待遇工作,制定并调整各种节日假日待遇以及丧葬费、救济费等,制定女工四期保护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政策。

4.负责工作时间及定员定额管理工作,拟定工时管理政策,审批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核并发布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5.参与评定企业市级劳模工作,参与制定房改、供热等改革政策,参与企业效绩评价等工作。

6.负责知青工作,妥善解决知青遗留问题。

职业技能培训处

1.拟定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规划、法规草案、政策措施。

2.综合管理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合理规划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指导和监督执行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对未列入国家标准的职业,组织制定本市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政策,综合管理和分类指导职业资格考核、证书核发工作。

3.综合管理全市各类职工培训工作,制定规划和措施;制定 *** 和高级 *** 社会化管理的政策及实施办法;指导区、县及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并监督检查。

4.综合管理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制定相关的表彰、奖励政策以及竞赛规则。

5.负责制定我市技工学校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并负责组织实施。

6.综合管理本市技工学校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开办、撤销及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督导工作;负责技工学校的招生、毕业生就业和学籍管理工作;指导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招生、就业指导和学籍管理。

7.制定技工学校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实施校长(主任)任职资格培训、教师专业培训、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推行教师上岗资格证书制度;组织本市技工学校教师职称系列教师职务评聘工作。

8.负责技工学校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教材建设规划及评估认定工作。

9.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并制定实施办法。

10.指导和管理市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室、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天津市职业培训协会和 *** 协会的工作。

*** 处

1.受理用人单位、职工和群众的 *** 、电访、人访,包括为民服务专线 *** 、市长电子信箱、市长批转信件等事项。

2.承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市委、市 *** 交办的 *** 案件;向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及有关单位交办或转办 *** 事项,并负责督促落实。

3.综合统计、分析劳动和社会保障 *** 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为制定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提供参考。

4.协调、指导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 *** 部门工作,拟定 *** 工作人员培训计划。

5.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预控、预报工作,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 *** 案件。

工伤保险处

1.拟定本市工伤保险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拟定工伤(含职业病,下同)保险覆盖范围和社会统筹的费率政策。

3.?拟定工伤认定程序、标准及办法,并负责组织工伤认定工作。

5.拟定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和康复医疗机构的资格审定标准、审定办法和监督管理办法。

6.拟定工伤死亡供养直系亲属的待遇项目及给付标准。

7.拟定伤残职工康复治疗的标准及管理办法。

8.拟定工伤预防管理和安全奖励办法。

9.负责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工作。

政策法规处

1.制定劳动保障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

2.组织劳动保障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起草、报审工作;负责局发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工作;负责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法律解释、批复工作;组织劳动保障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3.组织实施全市劳动保障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工作;负责实施行政复议工作,指导、协调全市劳动保障行政诉讼工作;负责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争议的处理工作。

4.指导、管理全市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工作,对市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5.负责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劳动保障综合配套制度改革工作;指导、协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保障管理工作。

6.组织实施劳动保障领域的科学研究和调查研究工作,组织指导劳动保障各学会、协会工作。

7.负责拟定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

就业(失业保险)处

1.拟定劳动就业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并组织实施。

2.贯彻国家就业方针,制定劳动者组织起来就业、自谋职业和社区就业的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就业工作。

3.制定劳动力市场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职业介绍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审批职业介绍机构;负责制定用人单位空岗报告、就业登记、招工备案政策并组织实施。

4.制定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就业训练、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

5.负责就业经费、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6.负责社会劳动力资源管理和统计,制定失业预警、预测政策和措施,监控城镇失业率。

7.制定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就业及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政策。

8.制定境外人员进津就业和本市公民出境就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9.指导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与就业训练中心的工作。

10.拟定失业保险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11.拟定失业保险费率、基金征缴政策、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负责失业保险基金预决算的复核工作。

12.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和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进行管理、监督。

13.拟定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规划,指导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

养老保险处

1.拟定全市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法规、改革方案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拟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费用社会统筹、费率调整和个人帐户管理政策并监督实施。

3.拟定基本养老保险享受条件、待遇项目、支付标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4.拟定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5.负责全市城镇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拟定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劳动能力鉴定办法。

6.拟定中央十一行业驻津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政策并负责进行日常管理,负责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职工的退休审批工作。

7.拟定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过渡政策。拟定破产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政策并负责提前退休审批和离退休人员的安置工作。负责城镇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公)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的审批工作。负责城镇企业职工从事特殊岗位工作提前退休的审批工作。

农村社会保险处

1、制定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规划政策,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负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指导区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组织开展工作。

3、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统计等各项管理制度。

4、负责拟定调整增缴及发放标准。

5、制定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计划和表彰标准。

劳动保障监察处

1、拟定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并组织实施。

2、负责对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3、负责劳动保障法律社会监督机制的外部协调工作。

4、负责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资格认定和执法人员着装、证件管理工作。

5、组织实施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法责任目标评议考核工作。

6、指导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劳动争议仲裁处

1、负责拟定全市劳动关系调整、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划、政策法规草案;

2、负责对全市劳动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导劳动争议预防工作,提出协调劳动关系的意见和措施;

3、负责拟定全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政策法规,综合管理劳动合同鉴证、集体合同审核工作;

4、负责指导全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业务工作;

5、负责制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组织建设规范,并实施监督检查;

6、负责制定全市仲裁员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工作;

7、负责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咨询、宣传和服务工作;

8、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汇报、请示工作;

9、负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

1.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规则、政策和制度。

2.监督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执行情况。

3.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审计工作,拟定社会保险内部审计规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4.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险基金使用单位执行社会保险政策及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情况,负责制定从事社会保险业务人员的资格认定标准及培训规划。

5.拟定社会保险基金运营和补充保险承办机构的资格认定标准,认定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机构和补充保险承办机构的资格,并实施监督。

6.受理投诉举报,查处基金征缴、管理、使用和运营中的违纪案件。

7.负责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医疗(生育)保险处

1.拟定本市医疗、生育保险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组织指导对全市医疗、生育保险资金的预算和决算的编制,负责医疗、生育保险资金监督工作,保证资金合理使用。

3.协调医疗单位、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

4.进行医疗、生育保险调查测算,确定和调整医疗、生育保险费率。

5.拟定医疗、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政策、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

6.拟定医疗、生育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政策、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政策。

7.拟定医疗、生育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政策、规则。

8.组织拟定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范围和支付标准。

9.组织拟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生育保险定点医疗的审定标准、审定办法、监督管理办法及费用结算办法。

10.拟定职工疾病、生育期间待遇政策及标准。

11.拟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福利待遇政策。

12.拟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并组织实施。

13.拟定门(急)诊大额医疗费补助政策并组织实施。拟定大额医疗费救助政策并组织实施。

14.拟定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并组织实施。

15.拟定完善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16.拟定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医疗保障政策并组织实施。

17.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经办工作及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行政工作。

18.负责市医疗保险就医结算纠纷调解小组办公室工作。

19.负责市医疗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0.参与全市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工作。

[天津市]天津市职称办田处长,天津市副处级干部

天津中级会计师报名流程说明在哪?

天津2022年的中级会计师报名工作已经在众人的期待中开始了,不少人当下正忙于报名工作。为了比较顺利地完成报名,大多是的考生对于和报名有关的考试须知也是相当关注。那具体来说,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报名流程说明在哪?报名什么时候截止?对于众多考生的以上两个疑问高顿小编在搜集了相关考试信息后,给您做出了如下解答,快来一起看看具体内容吧!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报名流程说明在哪?

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报名流程可以从“天津会计”()上具体查看。2022年天津中级会计师报继续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流程主要可以分为信息采集和网上报名缴费两大步骤,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想知道: 天津市 天津学历认证中心 在哪

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授权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学历认证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宾水西道2号(枫林园三楼)

邮政编码:300381

联 系 人:王老师张老师

联系 *** :022-23018723~27转201或202

传真:022-2301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