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企业办理职工退休流程有哪些?
天津市企业办理职工退休流程,分以下情况来参考(2015版本)办理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正常退休
(一)服务对象:
在本中心存档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基本养老保险金缴费年限累计15年的,可由本中心负责办理退休手续。
(二)需要材料:
(1)存档证
(2)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18位身份证号码)
(3)户口本复印件
(4)就失业证
(5)一寸彩色免冠照片1张
(6)社会保险公司打印的历年缴费明细单。
(三)办理程序:
1、退休前一个月,由本人持“需要材料”到人才中心申请并填写《退休人员登记表》。
2、经劳动部门审核后,填写《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养老待遇档案》和《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证》。
3、按规定缴齐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存档费。
(四)办理时限:
每月26日至下月4日为退休上报时间,由区劳动局和社会保险机构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办结后由人才服务中心负责通知本人领取退休证和退休金存折。
二、特岗退休
(一)具备条件:
在本中心存档并从事过有毒、有害工作满8年;从事过高温、井下工作满9年;从事过高空、特繁工作满10年;男55周岁,女45周岁,可在本中心办理特岗退休手续。
(二)需要材料:
(1)存档证
(2)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18位身份证号码)
(3)户口本复印件
(4)就失业证
(5)一寸彩色免冠照片1张
(6)社会保险公司打印的历年缴费明细单
(7)原所在单位特岗批文复印件及原单位证明(必备材料)。
(三)办理程序:
1、在到达特岗退休年龄前两个月向本中心提出申请。
2、审核“需要材料”及人事档案后,填写《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核表》、《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表》等表格。
3、每月15日前由人才服务中心将申请人的人事档案及有关材料报区、市劳动部门进行初审。
4、初审通过后,由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
5、市劳动局审核批准的当月,由人才服务中心通知申请人办理退休手续。
三、因病提前退休
(一)服务对象:
在本中心存档,男50周岁,女45周岁,经本人提出申请,病情符合病退条件的,可在本中心办理因病退休手续。
(二)需要材料:
(1)存档证
(2)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
(3)户口本复印件(到派所升18位身份证号码)
(4)就失业证
(5)一寸彩色免冠照片1张
(6)社会保险公司打印的历年缴费明细单
(7)伤、病情况及医疗经过说明
(8)与病情有关的病历资料,包括诊断证明书、原始病历及近几年的住院、门诊病历;X光、CT、B超检查报告;心电图、脑电图和病理报告及化验单。
(三)办理程序:
1、申请人将“需要材料”按规定时间报人才服务中心。
2、审核后将相关材料报区劳动局初审。
3、初审通过后,由区劳动局报市劳动局复审。
4、复审通过后,填写《非因工病、伤、残劳动鉴定申请表》、《天津市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5、由市劳动局统一安排鉴定时间,申请人按规定到指定银行交纳鉴定费。
6、由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到天津市职工医院接受专家鉴定。
7、鉴定合格后,由中心通知申请人办理退休手续。
若有新的变动及政策调整,请以最新法规来参考办理。
信息源
办理退休手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红桥区 ***
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职工退休后工资有何待遇
根据《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
(五十)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职工(含其中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个体参保人员),退休计发基本养老金时,除按《实施办法》规定计算外,再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计算增发养老金。
可增发养老金的人员,按以下规定增发基本养老金:
4、企业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政工师、高级 *** ,退休时凭省级有关部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政工师也可凭国家有关部委、总公司)核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
高级政工师资格证书、高级 *** 资格证书和在退休前仍被企业聘用并发给的聘用证书、聘用通知,按其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1%的养老金。
当前,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仅限于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的人员)。
1、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扩展资料: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工人、职员年满六十周岁,连续工龄满五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下同)满二十年的;女工人年满五十周岁、女职员年满五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五年,一般工龄满十五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损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职员,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其连续工龄和一般工龄又符合本条(一)项条件的;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的工人、职员,连续工龄满五年,一般工龄满十五年,身体衰弱丧失劳动能力,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或者医生证明不能继续工作的;
(四)连续工龄满五年,一般工龄满二十五年的工人、职员,身体衰弱丧失劳动能力,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或者医生证明不能继续工作的;
(五)专职从事革命工作满二十年的工作人员,因身体衰弱不能继续工作而自愿退休的。
参考资料: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方案
有高级职称的退休后国家有什么政策
之一,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一旦退休,就没有什么高级职务的津贴,不但2013年退休的没有,以前退休的也没有,都是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社会平均工资计算退休费,和他人没有任何区别
第二,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并且在退休之前属于在岗位的,可以给予倾斜政策,适当提高养老金待遇,但是这个不是津贴,而是养老金,这个提高,并不是每年都有,都是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当年文件出台规定一次性有效,
第三,2014年全国各地都未对高级技术职称的给予倾斜,只有个别省市倾斜了政策,今年全国都是主要针对收入偏低,困难群体做出了适当倾斜政策,
第四,高级技术职称的倾斜政策,不能每次都调整,要适当的平衡整体的收入水平,在和公务员事业单位接近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他群体的利益,不能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这样对企业退休的其他人员,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国家会考虑企业整体退休人员的收入状况,给予平衡,认为可以对高级职称的人员给予倾斜的时候,自然会考虑的。
事业编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差距有多大?
以同工龄,同年退休做比较。假设38年工龄,2023年退休。视同缴费年限28年,实际缴费8年,退休时薪级44级。
1、在职工资差距:
薪级相同,所以只有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有差别。
正高4级岗位工资3530、绩效工资4145;
副高5级在岗工资3070、绩效工资3040;
副高7级在岗工资2500、绩效工资3040。
在职时正高4级比副高5级高1565元;比副高7级高2135元。
2、退休养老金差距
以影响退休养老金较大的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性养老金做比较。
①过渡性养老金差距
视同缴费指数=岗位视同指数+薪级视同指数+退休补贴视同缴费指数
4级=0.6036+0.3944+1.0880=2.0860
5级=0.4748+0.3944+0.7709=1.6401
7级=0.3599+0.3944+0.7709=1.5252
以6500元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视同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年限 过度系数1.4%。
大约差距:
正高4级比副高5级高1170元;比副高7级高1480元。
②基础性养老金差距:
基础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 缴费年限 1%。
假设正高4级实际平均缴费指数1.5、副高5级1.4、副高7级1.35。
大约差距:
正高4级比副高5级高450元;比副高7级高570元。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忽略不计)
④职业年金账户(忽略不计)
仅以 ①+② 对比,正高4级大约比副高5级高1600元、比副高7级高2000元。
在工龄、退休年限等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事业编正高级职称(4级)比副高级职称(5级)的养老金大约高1600元;比副高级职称(7级)大约高2000元。
3、特别说明
数据来源东北某省会城市,是目前实际数据。
刚才看了一些朋友们的回答,讲得都信誓旦旦和煞有介事。其实我们的工资和福利制度也就是改革开放时期这些年,因为地域性,发展不均衡性, 历史 遗留问题,特殊过渡时期等诸多原因,使很多政策没有办法的一刀切,导致看客只能盯着这点儿死工资,成为自身履历和虚荣的吹嘘资本。
又因为,以往事业单位或者体制内的人员只能盯着这点儿死工资,所以看得很重,殊不知其实工资仅仅是很小差别是一块儿,真正大的区别是工资以外的福利待遇。有一些福利待遇很好的单位,这些隐形收入是工资的几倍、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不过,今后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下,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平。以往那种高一级别,收入差距巨大的情况不会太多。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退休金额差距应在一年5000——10000之间。
教师晋升为高级或者是正高级,他的工资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岗位等级一——四级是正高级职称,五——七级是副高级职称。紧邻的就是岗位工资。看看他们的差别吧……正高级的更低岗位比高级教的更低岗位多3915-2007=1908(元/月),其他的都可以计算出来的。根据养老保险更高替代率计算,将来二者的养老金相差可能就是1908 90%=1717.2(元/月)
身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我。父母皆从事业单位退休的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我父亲,1985年来到某大学工作,他是文化大革命前从福建师大毕业的,然后一直在各个中学轮动,直到1985年。也是我出生的这一年。他曾带我们母子睡过这所初创大学的所有未使用过的厕所。对了,他过去是英语专业。二外是俄语。他的同学有很多非常努力的,有在厕所里借着昏暗的灯光背书的。有一页一页背字典然后拿去当手纸的。也有那种不能午睡,一旦午睡两周后才会醒来的女同学。父亲最早是英语类的教师,然后后面喉咙不行,转成图书馆系列。在这期间,与人事处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导致他最后的职称资格停留在副研究员。他的同学,英语正高教授。当时的工资大约是9000多一月,而他仅仅5000出头。大约是五六年前,他们均是退休工资。所以为什么学校里都是拼了命去冲正高职称呢,因为毕竟副高仅相当于副处级的工资待遇,而正高可以相当于副厅。而且正高比副厅好的一点在于,越老越值钱。副厅如果做人不够好,退休下来可能连喝茶的地方都没有,但是正高正教授正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到哪都是极受欢迎的。以上。大约在一些学校差距是近一倍。而一些学校比如我在的大专,可能是7000多与5000多或者6000多的差距,不是特别特别大。
如正高四级和副高7级比,(都是更低档)同样工龄相差在2500到3000元左右。这还要看各自职称的评聘年限。
事业单位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退休后的月养老金差距,在同等条件下,一般是在四位数以上的,也就是相差1000元以上。
一、差距较大的是过渡性养老金。
从养老金的构成上看,正高职称退休与副高职称退休的养老金之间的更大差距,一般是在过渡性养老金上体现,造成过渡性养老金相差较大的原因是视同缴费指数差距较大。视同缴费指数是由各省份按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情况确定的,各地的指数是有差别的。
一般来说,同一地区在相同薪级的情况下,正高职称与副高职称的视同缴费指数相差是较大的。就算是正高的四级岗位与副高的五级岗位相比,一般也会相差0.6左右或更多。如果是四级岗位或者是三级岗位与副高的七级岗位相比那就相差得更多了,相差1或者更多都是有可能的。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视同缴费年限都为25年(1989年参加工作),如果当地的社平工资为6000元、过渡系数为1.4,那么,视同缴费指数相差0.6的话,每月过渡性养老金就会相差1200多元。如果视同缴费指数是1的话就会相差2000多元。社平工资高的地方,相差就更多了。
二、基础养老金也会有差别。
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也会影响计算基础养老金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由于正高职称视同缴费指数较高,也会拉高其本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使其基础养老金也会比副高职称的人稍高一些,但只是稍高而已,一般也就是高几百元,各地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同,高的程度也会有不同,也有可能只高一两百元,也有可能高五六百元或更多。比起过渡性养老金方面的差别来说,在基础养老金上的差别是稍小一点的。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差不大。
由于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的累计额直接相关,正高职称的人工资较高,缴费基数也高,个人账户累计额高一点也是正常的,这样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多一些。但是,两者实际缴费时间都不长,这种差别一般不是太大。相比于过渡性养老金的差别来说,要小很多。
当然,如果正高职称的人与副高职称的人,其缴费基数都是社平工资的3倍的话,在这方面可能就不会有差距了。
综合以上情况,正高职称与副高职称退休后的差距,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是视同缴费指数的差距,各地情况不同,视同缴费指数的差距也就不同。此外,还与正高、副高的具体岗位,聘岗时间,任职年限,参加工作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相关。综合来看,一般来说正高职称退休与副高职称退休,其月养老金一般会相差1000元以上,相差一、两千元或更高也是有可能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这种讨论有意义吗?职称工资已经促成了职称评聘腐败问题的普遍发生。是职称与工资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代替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分配原则,促成了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现状。只有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才能形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刻苦专研业务,努力工作的氛围,发挥事业单位的应有作用。
我就是事业编正高级职称,2021年退休的,具体怎么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和我同时退休的副高职称,我们俩退休金总和相差1900元,包括职业年金,因为职业年金我们本身就不高,没人几百元,相差最多一百元左右。
如果是内地普通省份,事业编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差距大致在500元——1500元之间。如果是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城市、省会城市等,这个差距会进一步拉开,大致在1000元——2000元之间。个人退休金,大致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与职称有直接关系。退休金的算法较为复杂,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以我们中部地级市为例进行分析。
①副高级职称7级, 工龄38年,2021年7月份退休,也就是说31年的视同缴费年限,7年的缴费年新年。该同志退休收入大致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大概为4400元,过渡性养老金大概为6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大概为200元,总退休金大概为5200元。
②高级职称4级, 工龄39年,2021年10月份退休,也就是说32年的视同缴费年限,7年的缴费年新年。该同志退休收入的三部分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大概为4800元,过渡性养老金大概为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大概为300元,总退休金大概为5900元。
从上可知,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致相差700元。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还是与个人职称有直接关系。2014年 社会 养老保险政策统一并轨后,每名机关事业单位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原则上“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正高级职称在职工资肯定比副高级职称高,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基数也肯定比副高级职称高,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个人退休金自然比比副高级职称高。
如果是长三角城市苏州,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9000元,正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11000元,差距大概是2000元。珠三角的深圳,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10000元,正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12000元,差距大概也是2000元。
总之,职称越高,在职工资越高,退休金也就越高。
绝对讲不准,正高级职称就是正教授级别,它有四个挡次,每挡次级差较大,按目前级别来套大致相差65O至9OO元左右。若正高头档与副高头档比,相差二三千元左右。不同省份与时间还在涨,即过三几年恐怕不止上述这值了。所以职称值钱。有人怕拼搏就狂言取销职称。我是傻瓜,但信书贵,职称与工薪挂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