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基层医院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是多少

天津市基层医院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是75%。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根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职能、专业特点和承担服务任务不同,卫生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比例采取分类设置,更高可达到75%。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事业单位高、中、初级职称的结构比例是多少

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比例为1:3:6。

高,中,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比例:二,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六,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九,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承担的主体职能和业务,确定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和辅系列岗位,辅系列岗位的等级和比例原则上低于主系列岗位。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

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事业单位职称结构比例应该取消

22年天津教师职称结构比例

22年天津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为1比4比5。根据查询相关 *** 息显示应教育部要求2022教师职称比例为1比4比5。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事业单位中级岗位比例大家怎么看?

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有比例限制,不过在总体比例内可以适当调剂名额,报人社部门审批同意即可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模式,分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三种岗位。三种岗位之间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有一定的比例限制。

其中,以公共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50%。假设一个单位三定方案设定的在职在编人数为100人,那么其管理岗位必须在100x50%=50个以上,其余50个业后专技岗和工勤岗,工勤岗一般不超过10%,这意味着专技岗可设置40个岗位。而专技岗的设置一般按1:3:6总体目标设置,即高级职称占10%,中级职称30%,初级职称60%。40个专技岗中,可以设置4个高级职称,12个中级职称,24个初级职称。

以专业技术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编制数的70%。同样以100个在编名额为例,70%意味着可以设置70个专业技术岗位,按照前述1:3:6的比例,至少有7个高级职称岗位,21个中级职称岗位,42个初级职称岗位。如果单位有实际需要,这个岗位比例可以适当调整,比如适当削减高级职称岗位,由原来的7个调整5个,中级职称增加一点,由21个调整到25个,减少2个初级职称岗位,由原来的42个调整为40个,这种小范围的调整是允许的。只要报人社部门审核,比例调整的名额不超过总盘,一般都会批准。

题主说你们单位只有一个中级职称岗位,说明你们单位比较小,人数不多,而且大概率是以管理为主的单位。假设你们单位以管理为主,单位有10个编制,管理岗占50%也就是5个,专技岗占5个,按照1:3:6的比例,中级岗位也就是1个,最多2个。确实可能存在一个单位只有一个中级职称岗位名额的情况。

碰到这种情况,你只有三种选择:一是等,风前面的人调离或退休空出岗位,这估计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性不大;二是建议单位在比例范围内调整名额,可这种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中级职称增加了,意味着初级和高级名额会减少,单位领导和同事不一定愿意干;三是转管理岗走管理路线,然而一样面临升职难的现实,况且好不容易拿到中级职称,转管理岗也不划算。

当然,如果有路子可以调到其他有名额的事业单位,直接聘任到岗,这是最划算的。问题是,你有这样的机会吗?没有,恐怕你只有等。

事业单位的岗位比例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专业技术人员诟病的问题!

按照我国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 高级、中级、初级 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

按照这个比例,那么一个单位如果有10个专业技术名额,那么只能有1个人被聘用在高级,3个人聘用在中级。

而事业单位的流动性整体较差,特别是大多数高、中级职称人员都是属于普通干部,因此职数被占用后基本上就得等到他们退休才能空出。

当然,这个比例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根据单位的不同,这个比例肯定是有区别的。 正常单位级别更高,会更有优势。 省属事业单位的高、中级比例相 比市属事业单位 肯定是更高的,市属单位又比县属单位更高一些。

而一个单位内部的职称数量也是可以变化的。

之一,可以通过调整岗位设置 。

比如单位内原先设置的是10个管理岗,10个专技岗。那么可以通过取消管理岗增加专技岗的方式,比如修改为5个管理岗,15个专技岗,那么中级职称的职数自然会增加。

第二、向人社部门争取。

比如单位有5个专业技术岗位,那么高级、中级、初级的比例是0.5:1.5:2.5,正常批下来会是1个高级,1个中级和3个初级。

但是,如果部门比较强势,单位领导去协调争取的话,那么1个高级,2个中级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通过“ 双肩挑 ”的方式 。

事业单位的“双肩挑”,也就是一个人 同时聘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上 ,但是只占用一种岗位的职数。

如果让一个已经聘用在中级岗位上的人实现“双肩挑”,那么就可以将专技中级的职数空出,不过能够双肩挑的一般都是事业单位的领导。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其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工勤岗三类。很多在体制内工作的人也许对事业单位的岗位的重要性并不是很了解,认为都是财政拨款无关紧要,我可以肯定地说,由于管理岗和专业岗的培养方式和发展方向不同,设置的比例也不一样。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在设立时,编制部门会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下发机构编制文件,事业单位都要根据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文件编制三定方案,在岗位设置中明确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数量,在人员的聘用方面必须严格按三定方案设置的职数执行。

以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设置不得超过总编制数的50%。其余50%及以上为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

也就是说,以管理岗位为主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控制在总编人数的50%以内,其余的50%设置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管理岗位一般按照编制文件中明确的职数进行设置。

以专业技术为主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编制数的70%。

以专业技术为主的事业单位,那么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不低于70%,如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多,可以根据单位的情况多设,管理岗位不能超过单位总编制的15%。各省的设置可能有所不同,但差距不会太大。

比如说一个县级所属的正科级小学,总编制为100名,如果按80%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那么专业技术岗就有80名。高级按20%设置,可设置16名,中级按50%设置可设置40名,这个比例各省规定的有所不同。其余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1级和12级,没有比例限制。管理岗的设置在上面的例子已进行分享,这里不再重复。那么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如何选择岗位呢?这里就比较人性化,你可以按县级党委的任命文件选择走管理岗位,也可选择走专业技术岗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双肩挑”。

(2)如果你擅长专业技术,比如教育、医疗、工程、会计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可以考虑在专业技术岗位发展。随着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通过考试和评审专业技术职称,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待遇。

对于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来说,走职称晋升道路,要比走管理岗位和职务晋升道路更宽,副高级级以上职称,其工资待遇已经相当可观,比同等条件的行政职务和管理职务待遇还要高高,而且晋升难度更小。

实际上,事业单位职称比例是可以调整的,我不清楚你们单位的人员数量,但是就1个真的是少得可怜。这个还需要看一下你们单位的三定方案,看看当时批的是几个,这个已有坑的人向前走升副高应该难度很大。其次,如果可以建议单位领导,可以给当地编办、人社、组织等部门再协商,是可以增加人数的,看你们领导有没有替你们着想,很多事业单位由于级别很低,副科级,就向上级争取了好几个中级岗位,这样还能平衡一下同志们的心情,增加积极性。

国家对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设置有原则性要求,具体标准由各地 *** 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一、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 社会 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二、主要承担 社会 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三、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国家对全国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工勤技能岗位的更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事业单位中的高级 *** 、 *** 、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事业单位应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更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我是山西省直事业单位的工程师。18年评,19年聘。你可以和单位人事部门联系,看中级岗大概几年可以空出来,也就是别的已聘工程师有没有快退休的或是快升副高的。如果短时间没有空指标,那你也可以转岗 转管理岗,走级别

体制内的无奈,摆正心态,耐心等待。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技术岗,工勤岗三类,根据单位承担职能的不同,岗位设置是有限制的。

你所在单位只有一个中级技术岗位,只能等他晋升高级职称或者退休,岗位出现空缺。所以你只能等待,在体制内上班,这种情况很多,摆正心态。

你也可以向领导提提意见,看领导能不能向上级反映,申请岗位编制调整,估计很难。

举例都是100个人的单位。像我们这种总编制才3个人的单位咋怎,永远只能设置低级岗位,不管是专技还是管理岗位。

天津高级教师职称比例的计算 ***

教师工资计算 *** 及岗位定级工资标准

教师工资计算法:

教师涨工资套改,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代替原来的职务工资、津贴工资,其他原享受的各种津贴如物福补贴、生活补贴、适当补贴等不变动。

1、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本次工改增加额。

博士见习 845 0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0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0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 685 0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0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0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0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0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专业技术类人员

*** G01 2800 280 3080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一级

*** G02 1900 190 2090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二级

*** G03 1630 163 1793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三级

*** G04 1420 142 1562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四级

*** G05 1180 118 1298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五级

*** G06 1040 104 1144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六级

*** G07 930 93 1023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七级 副高级起点

*** G08 780 78 858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八级

*** G09 730 73 803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九级

*** G10 680 68 748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十级 中学一级起点

*** G11 620 62 682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11级

*** G12 590 59 649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12级 中学二级起点

*** G13 550 55 605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13级

管理人员

GLG01 2750 0 275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一级

GLG02 2130 0 213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二级

GLG03 1640 0 164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三级

GLG04 1305 0 1305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四级

GLG05 1045 0 1045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五级

GLG06 850 0 85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六级

GLG07 720 0 72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七级

GLG08 640 0 64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八级

GLG09 590 0 59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九级

GLG10 550 0 55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十级

以李**为例:

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元。

三、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四、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

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五、正常调整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

六、原单位发放的津贴、补贴保留,但要保证资金来源合法,用途正当。

1、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本次工改增加额。

以李**为例:

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元。

三、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四、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

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五、正常调整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

六、原单位发放的津贴、补贴保留,但要保证资金来源合法,用途正当。

[天津市]天津事业单位职称结构比例,天津事业单位职称结构比例怎么算